金瓜石黃金神社,是外來遊客必到之地。從山下往上看,黃金

神社建在半山腰,基座用石塊堆砌而成。雖歷經百年風吹雨打,仍然

固如初。可以想像:當年施工人員,人人技術高明,至於在現場担任

工的人員,更不用說了,個個盡職又盡責。

 


    不知何因,黃金神社施工過程,没有文字記錄可作參考;也

未見在地耆老主動提起。

 

 

 

         雜草中的遺跡: 奉燈   坑夫中

 

 

 


   這幾張照片,多年前,與一位鄰居結伴同遊金瓜石所拍的。當天,

因為不是假日,整座黃金神社空無一人。

 

 f_12130824_1.jpg 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  

 

  露天儲水池

 

  上山時,只顧著往上爬:没有注意到石階上的凹痕,下山時,必須

低著頭看路,石階上的痕,分外醒眼。

 

 

  石階十分陡峭;凹痕集中在石階中間;每段石階,就有一塊

平坦的小空地。

  同行的鄰居見多識廣,認為這些凹痕是工人拖拉石塊時,所留下

的痕跡。

     黃金神座的基座,全是用石塊砌成。這些石塊,若是用人力硬

拉;耗時又費財,要是用牛馬拉,由於山坡十分陡峭,可能性並不高。

 

   向陳石成老師請教,黃金神社施工情況,他說這些石塊都是用

「牛角盤」拉上去的,「牛角盤」這個名稱,我是第一次聴到,更

不要說看了,加上自己呆頭又笨腦,陳石成老師比手劃腳說了半天

;我還是有聴没有懂。後來向祈堂路131號溪邊小築的老闆林政雄先

生請教:他說牛角盤圖樣他有看過,不知還在不在,要找一找才知道,

若找到會影印一份給我做參考。

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這兩張圖樣是林政雄先生所提供: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上面這張圖樣是:工人操作情況,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下面這張圖樣是:機器分解說明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謹在此向林政雄致上真摯的感謝。

     對於機器,我是門外漢,無法在此為大家作進一步的說明。

        竭誠歡迎:機器達人分享他的專業資訊;感恩不盡。

    後記;拿著相機,對著石階上凹痕猛拍;這種事,看來看去,只

有我這儍子才會作。

    最近整理照片,看到這些老照片,將自己的想法以文字記錄,

再和這些老照片,相亙對照為証;以二張牛角盤圖樣結尾。

今日之史來自~昨日之事;明日之史來自~今日所作所為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山城歲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