透過山城耆老提供的資訊,得知許多和祈堂廟迓媽祖有關的故事.鄭春山
老師說:祈堂廟的神轎;一共有三種,第一代的神轎轎身是烏心石.後來,為
了減輕轎身重量改為白鉄轎(第二種).後來再改為藤轎~也就是現在的神轎
(第三代,)今年,在神轎底座,加按四個輪子.上面這張照片,就是祈堂廟
白鉄轎,由蕭瀟雨老師提供.
至於遶境的路線~在九十四年時更動一部份,祈堂跤~新店仔~礦
工醫院~派出所的路線;改為:廟頂停車場/山徑/黃金博物館~山本五坑
~太子賓館~派出所~連接原來的路線~
原先遶境最後一段上坡路;就在廟前牌樓前的石階,親愛的朋友們,您
知道最後這段石階有多陡嗎?有圖為證:
九十四年更改路線,將這段石階改為從旁邊的斜坡經過.....
下面這張照片,由鄭春山老師提供~謹在此向鄭春山蕭瀟雨二位老師致謝.
『 凝 固 在 石 階 上 的 身 影 』
「四海之內皆媽祖信徒」.老外也來山城參加遶境,我想媽祖看了一定十分高興.歡迎這些外藉人士.明年的今天,記得再來山城~大家『逗陣做伙迓媽祖』!
今年,多了山城長者的支援,照片數量較多,回來後,開始製作影片.
對於宗教儀式,我可以說是正港門外漢,打電話向鄭金木老師請教當天儀式
細節,並約好週六再回祈堂廟~將鄭金木老師當天所唸的經書拍照為証.剛好
看到貼在牆壁上:101年金瓜石媽祖節正副爐主頭家芳名紅紙,順手拍下為記.
這 是 鄭 金 木 老 師 迓 媽 祖 當 天 所 唸 的『三 官 經』
從農曆二十二日到二十五日,鄭金木老師每天一定將『請 誥』唸一遍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