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( 從溪底中淘出的砂金 . )
祈堂腳的溪水?!不是叫做內九份溪嗎 ?
寫在地圖上的名稱是:是內九份溪,以前叫做杉仔
湖水~
杉仔湖水?印象中,童年時的我,好像没有聴過
老人家提起這個名稱.在寫話我故鄉時,曾多次上網
,四處查詢和金瓜石有關的資料,對『杉仔湖』有點
印象,苦於一時之間,找不到可以請教的長者~看起
來~我今天是走運了~
(『杉仔湖水』是百年前名稱,很多人可能没聴過~
在此為大家做個簡單的說明.
百年前~風聞金瓜石黃金含量豐富的淘金客,舉
家遷徒至金瓜石定居.投入採金的行列。這些外地人.
最先散居在石尾(本山露頭)、樹梅、、茂風、石腳,
而後陸續開闢赤牛仔寮、水管頭杉仔湖、獅子山腳
(祈堂腳)等地。石尾旁的開發地點是「樹梅」,石
尾下方,也就是本山下方,稱為「石腳」.
「金瓜露頭」,其實就是今天所稱的本山露頭,
或稱「石尾」.「石尾」位於黃金神社上方,約三層、
300多階梯之處,最多曾有上百住戶居住在此,不過在
會社(台金公司)封礦後,為了生計~居民紛紛遷徙.
如今己無人居住.石尾下方,也就是本山下方,稱為
「石腳.」
「石腳」又名「獅仔山腳」金瓜石有名的地標:無
耳茶壺山,是從本山露頭望過去的形狀;同樣一座山,
從金瓜石派出所及太子賓館側看無耳茶壺山,卻變成
獅子岩,石腳在獅子岩下,才會有「獅仔石腳」的稱
呼。
在五坑上方水櫃附近,有一小水湖,早期「石腳」
地區住戶從水櫃分出水頭,故又有「水管頭」之稱。居
民飲用的水~取自上游~下游的水,則用來洗涮。初期
~這裡杉木林分佈,又稱「杉仔湖」,後來開墾區域
擴大,杉木林全部被砍伐一空.
(以上資料~部份取自網路,不敢保證百分之百正確.
若有錯誤~歡迎您直接指正,感恩.)
陳老師接著說:日本人來了後,開山~挖坑~採鑛~
從五坑坑口湧出的地下水~與清澈的杉仔湖水混合~逐
漸轉變為~混濁不清~濃稠似漿~深土黃色。最後~連
躺在溪旁的石頭,上面都沾有黃色的泥漿.居民為溪水
取了個十分貼切的名字:『銅仔水』。
銅仔水?!好恐怖的名稱,光聴這個名詞,
就可以知道~溪水被污染的程度~~已經到達
頂點~~~童年的記憶中,金瓜石的晚上,蚊子
絶跡~晚上睡覺時,不用掛蚊帳.現在想起來
,應該是銅仔水的功勞.銅仔水在礦坑封山~
停止採礦後~溪水慢慢轉清~~~
擺在眼前~千真萬確的事實,為何金瓜石當
地文獻,對這種嚴重污染水質的事實,没有文字
紀錄?是不知?是不為?還是不能為?不得而知
.今天,若不是陳老師主動向我提起銅仔水的事,
離開金瓜石四十多年的我,幾乎已經忘掉這件事
了.至於外來的觀光客,眼前看到是:清澈的溪水,
從祈堂腳橋下流過~有誰知道『它』在四十/五十/
六十年代,是混濁不清~濃稠似漿的銅仔水?
談起過去~陳老師嘆了一口氣:會來金瓜石挖礦
的人,大都來自窮鄉僻壤的莊稼漢,斗大的字識不了
幾個.上無片瓦下無寸地.為了想讓厝內大小有口飯
吃,入坑做挖礦工.每天在暗無天日狹窄的坑道內,
冒著生命危險辛勤工作~賺取低微的工資來養家活口
.一心一意想多賺一點錢~讓家人早點過好一點的日
子~ 那懂得這些知識啊~~~
( 未經過火煉的黃金 . )
( 經過火煉後的黃金 . )
無聲無息的死亡~
陣陣嗚咽~來自地底下~
每一個更深人靜~夜晚~
九泉之下
難以安息的冤魂
在時空中~穿梭來往~
(陳老師和陳師母的合照.)